中心供氧系统厂家
电话:186-2808-6789

无标题文档

发布时间:2023-10-17 12:29:18 作者: BOB.COM

  几年前,一本装帧奇特的畅销书《藏地牛皮书》风行一时,两年间 7次印刷,发行超过十万册,摇动了很多中国 “ 藏迷 ” 的心,该书详细的介绍了入藏的各种途径和当地风土人情,为了怕入藏者把书翻得散架,编辑还特别留出供人系绳加固的圆孔。遗憾的是,如此实用的藏区旅行指南却偏偏没有赶上今天这条最主要的入藏线路。

  对于普通中国家庭来说,从北京到,如果乘坐飞机, 2500 块钱的入藏机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 7 月 1 日投入运营的青藏线则把这笔费用降到最低 389 块钱。

  8 月 4 日下午 5 点,在格尔木宾馆附近的一家药店,几个山东诸城来的年轻人正在采买抗高原反应比较有效的药物。他们次日要自驾车穿越唐古拉山口, “ 吃了药心里踏实 ” ,几粒胶囊为内地入藏者提供了许多心理安慰。

  几乎每一个内地乘客都自备了此类药品,从格尔木站起,车上增加了两名医生日夜值班,以备不测。其实,按时提供氧气的车厢隔绝了车窗外稀薄的空气。即使在海拔超过 4000 多米的那曲,间歇 6 分钟停车时,步出车厢,多数人也看不出有什么不适。

  进藏列车属于 “ 特制品 ” ,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车厢。为抵御青藏高原的风沙和紫外线,进藏列车实行全封闭设置,车厢与车厢的连接处是密接式车钩,不会漏风。所有的污物都由真空集便和污水收集装置处理,卫生间设置了紧急呼救按钮, 12 号车厢还专门为残疾人准备了空间宽阔的无障碍厕所。 “ 车上一滴废水一点废物也掉不下去 ” , 35 岁的列车长刘立军介绍说。

  高原上 18 个小时的行车,会积攒下大量的垃圾,经过垃圾压缩机处理后,它们 “ 娇小 ” 得不再占据空间,整个列车的垃圾污物统一在格尔木站回收。 8 月 4 日早上约 7 时, K917 次车驶进格尔木车站, 10 多辆真空吸污车已在等候,每车可装载垃圾 3 吨。

  青藏线 亿元人民币,跨越了中国最基本的几大地理区域,其中 960 公里的线 米以上,最高部分海拔超过 5000 米。列车的每节车厢都安置了半吨重的制氧机,每台造价约 40~50 万元人民币,由大连一家公司制造, 26 岁的技术员金丰龙日夜看管维护。从 5 月 4 日出来,金丰龙一直没回过家, “ 晚上经常不敢睡觉 ” 。每一辆青藏列车上都有一位像他这样负责看护制氧机的技术员,他和记者说,即使机器出现故障,备用的紧急制氧设备也能保证车内的氧气一直提供到。

  有了行进中的列车 “ 氧吧 ” ,旅客抱着氧气袋进藏的场景将成为历史。车厢的电子显示屏不断滚动显示海拔高度,从海拔 3000 米起,列车开始启动两套系统集中供氧:一套通过混合空调中的空气供氧,使每节车厢含氧量都保持在 23%~25% ,另一套是独立的接口吸氧,每个床头都设有吸氧口,列车员把一次性吸氧管发给乘客,可随时使用。想起围棋老将聂卫平当年在平原都会主动吸氧,我们也很想试一下充分有氧的滋味,但在一再告诫下,还是选了最能调整自己的方式:顺其自然,适应环境。

  青藏线上的乘务员均经过精心选拔,在西宁进行了一个月以上的培训,这中间还包括掌握英、藏、汉三种语言的会话。对于一般乘务员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记者所在车厢代号 3875 的乘务员,从小没有接触过藏语,学得吃力,只好用汉字将发音标出,这类 “ 汉式藏语 ” 基本能听懂,况且,很多对高原环境极为习惯, “ 上车后,最不需要帮助的就是他们。 ”

  列车启动时,乘务员用这种听起来一片陌生的语言通报了她的职责。她的制服特别镶嵌了塔尔寺的堆绣和布达拉宫的滚筒绣,高原味极浓。列车的过道门玻璃也镶嵌着藏族吉祥图案,车上所有说明文字都由藏、汉、英三种文字同时标识。

  起伏的低山和丘陵、铺满绿草的土地,在蓝天白云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时隐时现的雪山湖泊,零星散落的牦牛、羚羊和大片高海拔牧场,青藏列车窗外的景色,初次见到的人都会惊叹。但这条线路并不像川藏线那样富于变化,虽然美,但美得有点重复,睡一觉醒来,窗外风景依旧,经过一段时间后,从车流人海中脱身而出的城里人有些甚至喊出一声: “ 审美疲惫 ” 。

  从格尔木起,车窗前按动相机快门的频率持续不断的增加,只要窗外出现动物的影子,即使肉眼刚刚能辨识出,大家总是异口同声地一起喊 “ 藏羚羊! ”

  英国作家德波顿曾经把风景分为 “ 耕牛风景 ” 和 “ 野牛风景 ” ,在青藏线上走过一趟才觉得这样的分类一目了然。沿途经常能见到藏野驴和羚羊,但我们被告知,铁路沿线看到的牦牛多为自己饲养的家畜,并非野生。

  新鲜、好奇,是每一个乘坐青藏列车的人的共同感受。青海玉树地区 31 岁的那加多吉同母亲一起乘坐青藏线第一次去朝拜,母亲的转经筒上嵌着西藏特有的宝物 --松石和珊瑚,虽然 “ 只睡了一个小时 ” ,但那加多吉充满好奇的脸上不见一点倦意。窗外下着小雨,他和记者说,去的途中遇雨,意味着这一路会很吉祥。

  青藏线 多人从铁路入藏,车上主要是朝圣的、学生、旅游者和公干在身的职员。

  高原上行车,成本高于平原,但青藏铁路的硬座票没有增加费用。这趟黄金进藏线甫一开通,即刻成为抢手线路,途中经常 “ 一票难求 ” 。 36 岁的青海海南州电视台女主播尕藏卓玛等了一个月才拿到几张硬座票,她的小女儿则窝在大人们的脚下酣睡,度过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列车之夜。

  并不只是普通人才难买到车票,即使是 “ 铁路口 ” 的嫡系也面临着 “ 上车难 ” 的问题。

  23 岁的西藏昌都人顿珠卓玛大学毕业后分到青藏铁路公司工作,刚刚去西宁报到。以后,她将在青藏铁路段的某个配电站工作,她指着车窗外蓝色屋顶、白色屋身的小房子和记者说: “ 就是这样的配电站。 ”

  卓玛带了一大包食物,供她和妈妈两天食用,母亲拉姆雍西在昌都的藏医院工作,她和记者说: “ 火车通了,到内地卖藏药十分方便,藏药中的珍珠七十丸在内地很有市场。 ”

  在昌都时,拉姆听到歌手韩红那首青藏铁路的名曲《天路》,眼泪哗啦掉下来, “ 因为女儿学的是铁路专业 ” ,她的笑里罗织着甜蜜。在她们居住的地区,卓玛是当地惟一一个铁路专业的毕业女生。 “ 都说女孩儿学铁路不对口,当时报志愿时就是去撞一下大运,没想到竟然撞上了。 ” 拉姆说。

  通过其他方式,拉姆去了 10 多次: “ 客车从格尔木到需要两天半, 70 年代时要一周才到,非常不便。 ”

  为了乘坐青藏线,就此 “ 复习 ” 一下女儿的铁路专业,拉姆坚持不坐汽车,宁肯在西宁等了很久,直到有人临时退票,格尔木的警察朋友帮忙,才终于上了车。据说在格尔木要想买上青藏线 点去排队。

  拉姆 82 岁的母亲生活在昌都,有了方便的火车,拉姆最大的愿望是 “ 带妈妈坐火车去西宁转转塔尔寺。 ”

  当年,的内地人把成都的双流机场当成了回程转运站,每人都是油腻腻的衣服外加几个硕大的背包,青藏铁路开通后,这样的特色场景将慢慢的变少。

  来自河南焦作的李小芳今年 27 岁,却是一位资历深厚的 “ 老西藏 ” ,先生在安多兵站当兵, 1998 年冬天,李小芳第一次入藏,在格尔木乘坐大巴,矿泉水在瓶子里冻成了冰,人缩在车上发抖,嘴唇干裂也不想喝, “ 当然,喝也喝不到 ” 。后来,李小芳改乘飞机, “ 每次出的都是血本 ” ,虽然费用高,但她省吃俭用也不想再受长途颠簸之苦。在这趟进藏列车上,李小芳给在安多兵站的先生打了若干次电话报告行程,正在找工作的她还与先生商量,将节省下的路费 “ 报一个自修班 ” 。

  北京垂杨柳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则 “ 蹭 ” 坐了这趟列车,她和记者说: “ 买不上去西藏的车票,宁肯中途下车她也要与走青藏线的乘客会合一下找找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