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供氧系统厂家
电话:186-2808-6789

权威发布|对791万个图斑进行地类调查 淄博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布

发布时间:2024-03-15 12:40:28 作者: BOB.COM

  1月19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政府副市长刘荣喜介绍淄博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有关情况,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国土调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对于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国土利用状况和资源家底,科学规划、合理规划利用和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每10年开展一次。

  2018年9月,国务院召开“三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并推进“三调”工作,这是近年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统一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和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依照国家和省统部署安排, 淄博市同步全面启动“三调”工作。淄博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实时调度机制,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推进市与区县协调联动。全市1000 余名调查人员历经3年时间,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聚焦“质量”“效率” 两个关键要素,经过多轮次上下互动,对79.1万个图班进行地类调查,全面查清了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的全市国土利用状况,建立了市、县两级国土调查数据库。

  淄博市调查成果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定通过后,由市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统计局印发《淄博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三调”成果,淄博市土地利用主要数据是:耕地238.11万亩,园地118.95万亩,林地255.98万亩,草地26.13万亩,湿地1.43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1.81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5.80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4.55万亩。《淄博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同步公布,详细数据可查看《公报》。

  对比以往两次调查,“三调”在调查内容、技术方法、组织模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调整和完善。

  国家层面总体把控,调查内容更为丰富。“三调”由国家统一制定作业规程和技术标准,统一制作影像底图,统一提取变化图斑并预判地类。同时,立足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将以往的“土地”调查调整为“国土”调查,查清了各类国土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边界。明晰了林草分类标准,增加了对耕地种植类型的调查,对河道、林区范围内的耕地进行了细分,细化了城镇村建设用地分类,并将“湿地”列为一级地类,更看重生态保护。为有效支撑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将耕地变为其他农用地的情况,按恢复耕种的难易程度进行了区分和标注,确保全面掌握耕地变化情况。

  调查效能明显提升,调查成果更加科学精准。“三调”全面应用了“互联网+调查”机制,实现了外业调查、内业核查、数据建库等工作的互相联动、远程对接和实时印证,同时,调查成果通过云平台实时上传、比对、在线核查,有效提升了调查工作效率和质量。基于国家提供的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淄博市自主采集并全面使用优于0.2米分辨率的航空遥感影像,自主提升调查精度;将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图斑的最小上图面积从200平方米调整为100平方米,耕地等农用地图斑从400平方米调整为200平方米,其他地类图斑精度也有相应提升,总体上比国家标准提高一倍,图斑平均面积全省最小,调查成果更加精细。

  工作定位更加明确,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作用不断凸显。调查成果将作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控、土地整治、国土绿化等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要是根据,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规划、合理规划利用和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三调”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淄博市国土利用状况,也反映出淄博在耕地保护、生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刘荣喜表示,下一步,淄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有关工作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耕地保护。以“三调”成果为基数和底图,严格落实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格落实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统筹生态建设。坚持系统观念,优化生态用地布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并严格实施。尊重自然规律,有序实施生态建设,加强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统筹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打造“山青”“水秀”“林绿”“景美”的生态淄博。

  节约集约用地。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引导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提升城市内涵式发展水平。盘活利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大力推广节地技术,培育节地模式和节地典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坚实可靠的保障。